大家都知道汽车的刹车油一般两年或者四万公里就要更换,更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刹车油使用时间长了含水量会超标,导致刹车油的沸点降低,在高强度制动时刹车油会沸腾,汽车失去制动能力。但是很多人感到奇怪:正常的刹车油是不含有水分的,汽车的制动系统又是密封的,这水是从哪儿进入刹车油的呢?
一般来说,水会从两个渠道可以进入制动系统内。第一个渠道就是刹车油盒上面的加油口盖。在这个加油口盖上,有一个通气孔,作用是平衡刹车油盒内与外界的气压。外界的空气通过这个小孔进入到刹车油盒内,空气中水分就会被刹车油吸收,从而导致刹车油含水量增高。在一些空气湿度很高的地区,刹车油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这个渠道进入的。
第二个渠道是通过刹车分泵进入的。关于这一点,大家更奇怪了,这刹车分泵是完全密封的,并且密封强度非常高,高压力的刹车油都不会漏出,水怎么会进入呢?大家说的没错,刹车分泵确实是完全密封的,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把它放在水中,水也进不去。但是刹车分泵在工作过程中,在解除刹车的瞬间,刹车分泵内部会产生一定的负压,如果我们此时恰好行驶在水中,就会把一部分水分吸入刹车分泵中。
刹车分泵中的水分对制动系统影响是最大的,因为刹车油在制动系统中的循环速度是非常慢的,这些水分会长时间积存在刹车分泵中,一方面降低刹车油的沸点,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刹车分泵活塞的锈蚀。所以,如果你的车经常涉水行驶,即使从刹车油盒检测刹车油没有变质,但是刹车分泵中的刹车油已经变质了。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把刹车分泵中的刹车油放掉(类似于制动系统放气),然后再加入新的刹车油。
刹车油中的含水量可以使用一种仪器测量,它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。如果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%,我们就建议更换;如果刹车油含水量超过5%,那就必须更换了。一般一辆车运行12个月左右,刹车油可能吸入了大约2%的水;运行 18个月左右,含水量可以达到3%;运行五年以上,刹车油的含水量会达到7-8%。当然,这个时间周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,气候干燥的地区,刹车油使用五六年甚至十年也是有的;而气候潮湿的地区,刹车油可能一年就变质了。